- A+
值得注意的是,
动力电池的2025中场战事
2025-07-08 11:25
EC外汇平台 上半年过去,汽车行业疯狂内卷的态势终于有点消停。对于电池来说,也要中场休息歇口气,看看情况如何。不过,电池的数据总有滞后性,目前的最新数据都是1~5月的,稍微有点遗憾。
简而言之,
总的来说,电池行业上半年是精彩纷呈,出现了很多新气象。绝对是值得咱们记住的一年。
然而,
举个例子,最近随着小米YU7的爆单,其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的洛阳基地四期“火力全开”,同时进行,好不热闹。还有前些日子奇瑞跟LG签约,供应O&J品牌产品所用的大圆柱电池,共8GWh。可用说,时时刻刻都有新的变化。
换个角度来看,
市场份额的争夺
先来看最新的数据。根据韩国研究机构SNE Research的最新披露,2025年1~5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总量为401.3GWh,同比增长38.5%。(见上图)
大家常常忽略的是,
而从排名来看,与2024年同期相比,TOP10公司中,TOP3公司宁德时代、比亚迪、LGES排名不变,中创新航由第6名升至第4名。
可能你也遇到过,
下降的有两个,三星SDI由第4名降至第7名,松下由第7名降至第8名,亿纬锂能排第9名,蜂巢能源排名第10位。
从市场份额来看,TOP10公司中,宁德时代、比亚迪、国轩高科、亿纬锂能、蜂巢能源装车份额增长,而LGES、中创新航、SK On、三星SDI、松下装车份额下降,其中LGES下滑最明显,下降2.1%。
从某种意义上讲,
不过,就像前面说的,LGES刚跟奇瑞签了个大单,心要定一点了。而SK On则通过与亚马逊创始人Jeff Bezos接受的美国电动汽车初创公司Slate,于4月签订独家的20 GWh电池供应协议,寻求业务复苏。
EC外汇认为:
此外,2025年1~5月全球(不含中国)动力电池装车量数据,达169.3GWh,同比增长26.0%。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比亚迪首次冲进前五,改写了TOP10榜单格局。这也阐述,比亚迪海外的拓展加速了,而且取得了成果。
咱们再便捷计算一下,去掉不含中国的部分,也就是中国市场的装机量是232GWh。而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(GGII)的统计数据,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约1135万辆,动力电池装机量约531GWh。其中,2024年乘用车领域装机约468.1GWh。
今年五个月的量达到了去年的一半左右,可见今年的增速还是不错的。
此外,TOP10企业中,有三家公司实现了同比三位数增长,其中特斯拉增幅最高,达273%;比亚迪(142.9%)、孚能科技(102%)紧随其后。三星SDI、松下则出现同比负增长,成为TOP10中仅有的两家下滑企业。
据相关资料显示,
值得一提的是,1-5月特斯拉装机量达到3.6GWh,市场份额提升至2.2%,其本土化生产策略正快捷释放市场潜力。
TOP10企业中,中国公司依然有5家,分别为宁德时代、比亚迪、孚能科技、国轩高科、中创新航。中国公司在海外动力电池市场的装车量总计73.4GWh,市场份额为43.3%。其中,宁德时代以装车量50.4GWh、同比增速36.7%、市占率29.8%,稳坐第一。
值得一提的是,随着车企自研电池的速度加快,对于宁德时代这样的巨头电池企业的威胁也越来越大。因此,宁德时代与车企,也在不断加深合作和绑定。
必须指出的是,
比如,就在7月4日,宁德时代和吉利签订全面电动化深化战略合作协议,聚焦动力电池技术协同、产品平台融合及供应链体系建设,推动全产业链深度协同发展。
据报道,
还有一个不能绕开的困扰,就是车企除了自研,电池的二供甚至三四五六七八供都有,也就是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。从咱们整理的2023~2024年的吉利和奇瑞的电池供应商表格中,您能看出些东西来吗?嘿嘿。
EC外汇快讯:
大圆柱抢了方壳的风头
需要注意的是,
今年上半年,最大的看点却是大圆柱电池的风生水起,可谓高光时刻。
据报道,
本来还有一个全固态电池,每每有一惊一乍的消息发出来。但是,由于普遍的量产时间都在2027年,现实的意义不大,咱们就不在这篇内容里面赘言了。放在后面。
令人惊讶的是,
从宝马的供应商亿纬锂能发布大圆柱方面的产品和信息启动,今年大圆柱终于突破了往年的阴霾。而且,亿纬锂能副总裁、电池系统研究院院长江吉兵还表示,“按照我判断,我觉得将来应该有一半的份额。”
跟基于双干法电极的特斯拉不同,宝马阵营是基于湿法电极和全极耳(非揉平)方案,同样启动强力市场渗透。而且,诸多车企如通用、保时捷、沃尔沃、Stellantis、奔驰、蔚来、岚图、江淮、一汽奔腾等也前前后后都加入了大圆柱电池阵营。
据报道,
当然,根据起点研究院的数据,2024年,国内大圆柱电池的总装机量仅为11.15GWh。虽然连续3年递增,但也仅仅2+%的份额。而且,这里面46系圆柱电池2024年的装机量,也就占到0.3%,还没到小趋势的1%(一个核心的成势节点)。
事实上,
不过,从各大研究机构的预判来看,2025年全球市场对于大圆柱电池的需求将达到百GWh级别,很令人期待啊。而且,2030年的市场需求相比2025年,还将有4~5倍的增长空间,对应市场规模达到了千亿元级别,可谓前景广阔。
从性能参数来说,根据宝马公开资料,宝马第六代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20%,能达到350Wh/kg,比特斯拉的4680还高差不多50Wh/kg。
说出来你可能不信,
此外,电池续航里程增加30%,充电速度提升30%,电驱整体能效提升20%,成本更是降低40~50%。关键是,宝马的大圆柱电池良率比特斯拉高太多了。
通常情况下,
宝马的“大哥”效应下,到目前为止,已经确定三家大圆柱电池供应商,分别是宁德时代、亿纬锂能和远景动力(AESC)。
这里要说一下,之前我也写过,亿纬锂能之因此坚持大圆柱电池这个赛道,是有个“原位升级”的原则。由于方壳电池很难做到“原位升级”,每种材料的膨胀力都不一样,中间操作界面材料不一样,但圆柱电池就没有“膨胀力”这个概念,没有应力抗衡的过程,因此更具优势。
实际上,除了亿纬锂能,“闷声发大财”的宁德时代2023年也已经研发出4680和4695两种型号大圆柱电池,还规划了8条共12GWh的大圆柱电池产线。
换个角度来看,
而作为传统车企,宝马集团更是已经准备大干一场,部署了5个生产第六代电池包的生产基地,再加上自身的电芯技术三大能力中心——电芯技术能力中心(BCCC)、电芯制造能力中心(CMCC)与电芯回收能力中心(CRCC)。技术储备方面,确实是深藏不露。
不过,作为动力电池的主流,方壳锂电池的巨头们并没有睡着,也在不断前进。而且,目前市场的主流,还是方壳电池。
比如,按照起点研究院的最新数据,今年5月,方形锂电池、圆柱锂电池、软包锂电池的装机量分别为51.01GWh、1.06GWh、0.28GWh,很明显,圆柱锂电池的路还很长。软包锂电池同比下降53.33%,可谓失势。
据相关资料显示,
总的说来,电池的竞争随着固态电池越来越近,以及电池技术的不断迭代进步,格局的变化是越来越快的,各家电池企业肯定是无法安然入睡,必得时刻保持战斗状态,这也是件无奈的事。而进入下半年,好戏继续开演,咱们继续走着瞧吧。
从某种意义上讲,
声明: 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,除搜狐官方账号外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搜狐立场。
事实上, 回首页看更多汽车资讯
-
我的微信
-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
-
-
我的微信公众号
-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
-
- 我的微信
-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
-
- 我的微信公众号
-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