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A+
值得注意的是,
2025年仲夏,太平洋两岸的贸易摩擦骤然升级,一场关税展期谈判的背后,暗流涌动着能源博弈、稀土争夺以及全球供应链的生死存亡。 洛杉矶的家庭主妇为飞涨的香蕉价格皱起了眉头,得克萨斯州的页岩油商则为骤减的订单彻夜难眠,而白宫官员们则为政策的内在矛盾焦头烂额——一边对中国石墨加征重税,重创本国的电动汽车产业,一边又大力推行新能源补贴政策,这种自相矛盾的局面,深刻地揭示了贸易战的残酷现实:没有赢家,只有无数的普通人为破碎的全球供应链付出沉重的代价。
8月5日,特朗普总统宣布将对半导体产业实施新的关税政策,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则在经历一场删帖风波后,坚称美国已经具备与中国达成协议的条件。此前,7月29日,在斯德哥尔摩,中美经贸代表团在晨曦中展开谈判。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向镜头平静宣布:根据双方共识,已暂停的24%对等关税及中方反制措施将继续展期90天。 这简短的声明,平息了数周来笼罩全球市场的紧张氛围,原定8月12日到期的关税休战协议得以延续。然而,高盛分析师随即泼来冷水,认为投资者对展期过于乐观,忽略了潜在的风险——这只是战术性的停火,而非战争的终结。
换个角度来看,
这场看似平静的谈判,实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。 斯德哥尔摩会议桌上的交锋,仅仅是冰山一角,真正的博弈隐藏在数据、资源、能源和禁令的暗流之中。5月日内瓦会谈的艰难成果,为90天关税休战奠定了基础:美方取消了4月加征的91%关税,保留10%基准关税,同时暂停24%关税90天;中方同步取消91%反制关税,暂停24%反制措施。这份脆弱的停火协议,成为了中美贸易战的临时缓冲地带。
更重要的是,
随着8月12日最后期限的临近,特朗普政府展现出其标志性的“反复施压”战术,即美媒戏称的“TACO模式”:7月18日,白宫突然威胁不再延期关税,引发全球市场剧烈震荡;一周后,态度却意外软化。 7月27日,双方在斯德哥尔摩重启谈判。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会间接受采访时,声称谈判态势良好,却突然抛出要求中国停止进口俄罗斯和伊朗石油的敏感议题,否则将启动100%二级关税。这一超出传统贸易范畴的政治诉求,为谈判蒙上了一层阴影。 李成钢在会后表示,双方根据两国元首6月5日通话共识,就重大议题进行了深入、坦诚和建设性的交流,这外交辞令背后,是中国在核心利益上寸步不让的坚强立场。
更重要的是,
与此同时,一份来自中国的贸易数据报告,如同无声的惊雷,震撼了华盛顿的决策层:中国对美国原油、液化天然气和煤炭的进口额全面归零。这并非突发事件,而是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此前对美产煤炭和液化天然气加征15%关税,对原油加征10%关税的直接后果。数据显示:美国对华原油出口从月均8亿美元暴跌至零;液化天然气连续4个月零订单;煤炭贸易仅剩数百美元残值。得克萨斯州的页岩油产区首当其冲,钻机纷纷停工,三成企业面临倒闭边缘。西弗吉尼亚州的煤矿持续裁员,丙烷市场被中东货源取代,能源出口清零直接导致美国能源贸易逆差扩大至300亿美元。 面对能源领域的重创,贝森特在瑞典会谈前48小时紧急呼吁中国停止购买俄伊石油,此举不仅出于地缘政治考量——阻断俄罗斯的“战争资金”来源——更直指美国能源资本的核心诉求:撬开中国市场的大门。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则迅速回应,强调关税难点立场清晰,中美应通过现有经贸机制排除分歧,这温和的措辞背后,是坚定的立场:能源交易选取权不容干涉。 中俄伊三方会谈的酝酿,是对美国政治施压的有力反击。
需要注意的是,
概括一下,
这场贸易战的战火早已蔓延至能源领域之外。斯德哥尔摩谈判期间,美国商务部对中国阳极级石墨加征93.5%的反倾销税,使其综合关税飙升至惊人的160%。此举引发产业链剧烈震动,缘于中国掌控着全球90%的精炼石墨产能,而石墨是电动车电池的核心材料。特斯拉、通用等车企被迫紧急调整供应链,咨询机构CRU测算,每块汽车电池成本将暴涨超过1000美元。 讽刺的是,美国本土产能微弱的石墨企业Westwater Resources股价却应声上涨15%,暴露了美国政策的内在矛盾——既想打击中国供应链,又缺乏本土替代能力。 几乎同时,另一场贸易暗战在中东打响:美国商务部初步裁定阿曼出口的焊接钢管采纳中国热轧钢,涉嫌规避对华反倾销税,这意味着阿曼钢管将面临超过200%的惩罚性关税。 美国正系统性地围堵中国供应链的外溢,“反转运战略”已威胁到中国70%的对美出口商品。 在稀土领域,中美达成了脆弱的平衡:中国开放6个月民用稀土出口,美国解除部分芯片禁令。 中国对美稀土永磁体出口暴增660%,美国车企被迫将电机运往中国安装磁铁,再运回美国组装整车,这种怪异的产业链重构,是贸易战荒谬性的生动注脚。
总的来说,
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不仅挥向中国,7月30日,他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最后通牒,8月1日将实施新关税令,覆盖全球70%的国家,全球平均进口关税同比暴涨93%,创21世纪最高纪录。巴西面临50%的惩罚性税率,欧盟30%,韩日25%。 白宫 EC外汇平台 ;曾夸口在90天内达成90份协议,但截至8月1日,实际达成协议的国家不足十个。 全球反制浪潮汹涌:欧盟拟定720亿欧元反制清单,精准锁定波本威士忌和波音飞机;德国总理默茨强硬表态;加拿大酒商清空美国威士忌货架;巴西总统卢拉多次公开批评美国单边政策。 贸易战的代价最终落在普通民众肩上:美国6月消费者物价同比上涨2.7%,98%的关税成本由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承担;联合国贸发会议秘书长警告,最不发达国家出口可能暴跌54%,2025年全球GDP增速预期从2.8%下调至2.3%。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将此比喻为特朗普“吃掉了”冯德莱恩,欧盟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朗格则认为这是一项带有“倾向性”的协议,将削弱欧盟经济发展。
事实上,
太平洋波涛之上,满载美国乙烷的货轮驶向中国港口,装载稀土的货轮正从赣州开往加州。 贸易战的硝烟中,这种割裂又依存的全球图景愈发清晰。 当斯德哥尔摩谈判的时钟滴答走向下一个临界点,世界仍在等待:是悬崖勒马,还是深渊共舞?
"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- 我的微信
-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
-
- 我的微信公众号
-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