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A+
说到底,
京东外卖上线四个月,不少商家感觉到,一些变化正在发生。
可能你也遇到过,
先从前段时间的百亿补贴商家承担比例说起。4 月底,有媒体报道称,京东外卖调整 “ 百亿补贴 ” 政策,所有补贴活动都需要商家分摊 50% 的成本。5 月底,又有商家爆料称,京东外卖商家承担比例提高至 70%-80% 。
EC外汇财经新闻:
而在最初,百亿补贴刚上线的时候,商家是无需承担补贴的,由京东自己掏钱。
然而,
知危向多位商家求证,截至目前,商家承担比例达到 70%-80% 的还是少数,仅有一位无锡的商家对知危确认,他家店铺的情况是,参加满 11 减 10 的活动,商家承担 7 元,京东承担 3 元。除此之外,这位商家还自主供给了免运费的服务,3元运费也由他自己付。
其实,
综合多位商家的情况来看,确定并落实商家承担比例调高的城市并不多,有广东的商家在后台看到,仍然是商家和京东 1:1 分配各自的补贴支出。
说出来你可能不信,
6 月 13 日,知危拨打京东外卖官方客服电话,对方向知危表示,现在百亿补贴活动中,商家和京东的支出分配不再是 1:1 了。
“ 满 6 减 5 的活动,商家出 4 元,平台出 1 元。满 8 减 7 的活动,商家出 5 元,平台出 2 元。满 11 减 10 的活动,商家出 7 元,平台出 3 元。满 25 减 20 的活动,商家出 15 元,平台出 5 元。” 按京东客服给出的细则来看,现阶段商家承担的比例确实调高至 70% 左右,京东承担的补贴支出在逐渐减少。
可能你也遇到过,
问及为何一些商家的后台仍然是 1:1,京东客服表示:“ 5 月 29 号着手在长春、天津、东莞试点,6 月 11 号着手大家才慢慢把老活动下了,全国都进行更改。现在再报名新的活动的话,系统会提示 ‘ 在提报中 ’,大家这边已经( 对活动细则 )进行修改了。”
EC外汇资讯:
广东的商家蓓蓓( 化名 )对知危说,他们后台暂时还没有变化,“ 不知道是还没更新,还是各区域不一样。”
换个角度来看,
无论是否全国无死角地落实,按照京东客服的说 EC外汇开户 法,细则确实是修改了。从商家免承担,到 1:1,再到七三开,这是京东外卖上线以来关于百亿补贴的第三次变化。
对于一变再变的承担比例,商家的态度如何?
据业内人士透露,
另一位来自广东的商家对知危称,从商家免承担活动支出,改为商家京东各一半的时候,“ 京东没有提前告知商家,我当时还四处去网上查大家都怎么说。” 他表示,肯定会有商家不太愿意,“ 不愿意的话兼容不参加。” 而不参加的结果就是,“ 不报满减活动,平台的其他活动都参加不了,而且不给流量。”
综上所述,
不过,知危了解到,京东并未明确地提出,商家若不参与活动就会在其他方面受到限制。商家担心的,其实不是不参加平台活动之后会 “ 失去 ” 什么,而是不参加活动会 “ 得不到 ” 什么。
蓓蓓解释,和美团外卖一样,如果不参加平台主推的优惠活动,“ 那您的店铺就会乃因优惠减少而流量下滑,进店量也会随之减少。这个路径和美团是一样的,兼容理解,美团一旦膨胀神券关闭也会大幅下滑。” 她向知危展示了京东百亿补贴券的报名页面,“ 平台大额补贴 ”、“ 多业务资源大幅曝光 ” 醒目地展示在页面最上方。开店多年,熟悉外卖平台活动节奏的蓓蓓表示,“ 这种活动就是属于 ‘ 流量活动 ’。”
与其相反的是,
商家后台截图
据报道,
平台即使不说 “ 不参加活动就要减少曝光 ”,商家心里也非常清楚,如果不参加以增加曝光作为激励的平台活动,那就意味着要排在参加活动的商家后面。
综上所述,
蓓蓓说,外卖平台的办理大差不差,“ 现在打开美团或者京东,排在前面都是优惠全开的商家。” 她以自己参加美团的神券膨胀活动为例,“ 美团定义了 50 张膨胀券,有时大家 50 张用完,立刻就没有单了。”
EC外汇消息:
故而,参加平台主推的优惠活动,像是商家在平台上保证曝光和竞争权的入场券,毕竟只要有别人参加,您就要被排在后面。
简而言之,
蓓蓓还说,绕过平台活动,商家自己做优惠也几乎是不可能的。“ 这涉及活动成本了。比如在美团,如果满减大于 2 元,不如参加平台自己的神券活动,成本是一样的。”
大概的意思是,如果商家自己做小于 2 元的优惠,竞争力会很小,相当于没做,如果想做大于 2 元的优惠,那还不如干脆报平台活动了,乃因平台也会适当出一些补贴,让活动更有竞争力。
很多人不知道,
在京东外卖商家承担比例刚刚由 0 调至 50% 的时候,京东官方曾站出来说:“ 平台不会定义强制分摊比例,所有合作均基于双向沟通达成共识。”
说到底,
这也就是规则和现实中间的吊诡之处。有时候规则本身并不带有强制性,但规则落实后,其带来的现实结果却是兼容预见的。商家只要不想放弃流量,就得报平台活动跟着卷。
除了百亿补贴承担比例的变化,商家还向知危表示,有一些漏洞也经常让他们摸不着头脑。
尽管如此,
蓓蓓是咖啡店主,她告诉知危,4 月份他们入驻京东的时候,和当地的服务商签合同,勾选的是专送,扣点 6%+1 元保底+3 元基础履约服务费。( 注:扣点比例和基础履约服务费存在地域差异,比如据知危了解,有些地区的基础履约服务费为 3.5 元。)
EC外汇认为:
按照当时的政策,5 月 1 日前入驻京东,6% 扣点的部分是全年免除的。蓓蓓表示,入驻了京东之后,她店里每一个订单都会扣履约服务( 也就是达达专送 )的那 3 元钱,这 3 元钱在订单处被写作 “ 佣金 ”。
“ 但我发现五一假期结束之后,我每笔订单在已经扣除了名为 ‘ 佣金 ’ 的 3 元钱的基础上,又多扣了一个 3 元钱,这个钱叫做 ‘ 配送服务费 ’。” 蓓蓓说。
EC外汇专家观点:
蓓蓓发现,5 月 6 日商家端日账单中的扣除项,还只有 “ 商家对顾客的活动补贴 ” 和 “ 佣金 ” 两项,而 5 月 7 日着手,扣除项新增了一个 “ 配送服务费 ”。
与其相反的是,
现在,平台后台描述上,对于 “ 佣金 ” 和 “ 配送服务费 ” 这两个 3 元扣除项的解释是,佣金系 6% 的扣点,配送服务费系基础配送费+代付优质运力调节费。
说出来你可能不信,
商家后台截图
很多人不知道,
这样困扰就来了,京东外卖明明许诺的是 5 月 1 日前入驻, 6% 的佣金今年免除。蓓蓓的后台虽然在 5 月 6 日前收费没收错,但收费项目打错了;5 月 7 日着手,收费项目没写错,但是多收了 3 元钱。
总之,后台的收费显得有些混乱。
有分析指出,
蓓蓓说,网上也有饮品商家表示自己遇到了类似的情况,她也找自己的服务商反馈困扰,“ 他们 5 月中旬说是兼容改的,他们去提交给京东,等到 6 月份跟我说没办法,让大家自行联系客服。说是他们同时间提交的几个商家都没成功。”
总的来说,
而且,蓓蓓还发现,4 月 30 日的一笔外卖订单,她当天截的图上只扣了 3 块钱佣金和商家活动支出 2.5 元,本单预计收入 28.2 元,6 月份她再倒回去看当时的订单,同样的页面显示多扣除了一项 3 元钱的配送服务费,而本单预计收入也赫然变成 25.2 元。
令人惊讶的是,
然而,她翻看自己的结算记录,发现确实是按照 28.2 元结算的,也就是不含多扣的 3 元配送服务费。平台确实没有回过头向她多收钱,但却在订单页面做了修改,同样的订单会在前后出现不同的结账路径,蓓蓓表示很难理解。
值得注意的是,
知危也就新增 3 元配送服务费的困扰咨询了京东外卖客服,对方表示 “ 兼容联系大家,修改合同,把多收的钱返回去。” 至于具体流程是否丝滑,或许需要商家自行感受。蓓蓓已经在商家后台向人工客服反馈了困扰,正在静待受理结果。
EC外汇用户评价:
“ 平台经济下商家对流量高度依赖,规则调整虽为 ‘ 自愿 ’ 参与,但商家已投入资源,实际勾选空间有限,容易产生被动和不公平感。从行业规范化角度看,平台应尽量避免在合作关系建立后频繁调整规则,通过建立稳定、公开、可预期的合作机制,促进平台与商家的良性互动,推动行业健康发展。” 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、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认为。
从某种意义上讲,
新事物出现之初,未免会乃因与外界条件的磨合,以及与自身需求的匹配,而产生一次次必要的调整。更何况,对于一家具有经营性质的企业来说,根据自身成本和业务规模调整战略,也都兼容理解。
京东外卖在补贴的承担比例上的政策变动无可非议,是正常的商业行为。
可能你也遇到过,
而商家们,或许也要逐渐明白:平台所做的一切都是要遵循市场规律的,平台最终还是要以盈利为目的的,补贴是有尽头的,平台不可能无休止地替商家补下去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- 我的微信
-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
-
- 我的微信公众号
-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