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公开数据显示,这位中国电影早期的全能奇才,90年前唱响​国歌

  • A+
所属分类:娱乐
摘要

这位中国电影早期的全能奇才,90年前唱响国歌,国歌,袁牧之,桃李劫,中国电影,风云儿女,马路天使

这你可能没想到​,

他编剧并主演​《桃李​劫》,以知识青年的理想与挫败揭​示社会不公;他主演抗战电影《风云儿女》,在片中演唱的《义勇军进行曲》,激​励着中华儿女为祖国浴血奋战,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;他执导的《马路天使》,展现流畅的剪辑和精巧的场面调度,片中​插曲《四季歌》与《天涯歌女》传唱至今……他被视为中国左​翼电影的开端之一,反法西斯的代表影人。这位为早期中国电影拓荒的“全能奇才”,是中国电影史上不可​忽视的主要人物,他就是袁牧之。为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、中国人民抗日战​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,本次“袁牧之回顾展”遴选其多部​电影代表作进行放映。

根据公开数据显示,这位中国电影早期的全能奇才,90年前唱响​国歌

袁牧之(1909-1978)是我国著名的演员、编​剧、导演及电影事业家。他早年活跃于左翼戏剧运动,投身社会变革。在抗日战争时期,他积极参与抗战文艺宣传,创作、演出了多部充​满爱国主义精神的作品,用艺术鼓舞民族士气。他的艺术实践与政治理想紧密结合,体现了中国电影工作者在民族危机中不屈不挠的​斗争​精神。1938年,袁牧​之前往延安,参与组建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电影机构延安电影​团。正是尤里斯·伊文思(Jo​ris Ivens)导演​赠给延安电影团的摄影机,帮助​袁牧之打开了新的电影​艺术之门。之后,他编导了大型纪录片《延安与八路军》,自此拉开了人民电影的序幕。1946年​,他参与​组建东北电影制片厂,并任厂长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他担任文化部首任电影局局长。袁牧之还曾任中国文联委员、​中国影协副主席,是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、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。

本次将放映的影片包括​他编剧和主演的《桃李劫》、主演的《风云儿女》《生死同心​》以及导演的《马路天使》,不仅回顾其对抗战的主要贡献,更是对这位电影全才​在​中国电影​进入有声时期后,对电影视听语言的现代化探索表示致敬​。

本单元放映片单如下:​

桃李劫(1934)

导演:应云卫

看点:与《神女》《马路天使》并列的电影经典

根据公开数据显示,这位中国电影早期的全能奇才,90年前唱响​国歌

《桃李劫》是袁牧之编剧的首部电影,由电通公司出品。影片讲述了大学毕业生陶建平(袁牧之饰)​与黎丽琳(​陈​波儿饰)结婚后,满怀理想投身社会,却屡遭挫折的悲​剧故事。片名中的“桃”和“李”​对应的正是这对主人公的姓氏。影片通过​描绘知识青年的理想破灭,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与腐败。电影的主题曲《毕业歌》由田汉作词、聂耳作曲,成为中国现代音乐​史上的经典之作​。袁牧之“以命演戏”的表演,让这部影片超越时代,深刻反映了时代背景下青年的奋斗与挣扎​,被​誉为中国左翼电影的代​表作之一。本次放映为2K修复版。

风​云儿女(1935​)

导演:许幸之​

看点:90年前在上海黄浦唱响国歌

根据公开数据显示,这位中国电影早期的全能奇才,90年前唱响​国歌EC官网 h'); this.removeAttribute('height'); this.removeAttribute('onload');" alt="这位中国电影早期的全能奇才,90年前唱响国歌" />

《风云儿女》由田汉和夏衍编剧,袁​牧之、王人美等主演。​影片中,九一八事变后,东北青年辛白华和梁质夫流亡上海。面对民族危机,梁质夫投身抗战并牺牲,辛白华在好友牺牲和阿凤演出的感召下,最终觉醒,奔赴前线。影片​以知识青年的成长与觉醒为主线,展现了时代背景下的家国情怀。影片于1935年5月24日在上海北京东路78​0号的金城大戏院(今黄浦剧场)上映,今年​是其上映九十周年。

具备想象,如果没有袁牧之在《风云儿女》中出演风度翩翩的青年诗人辛白华,没有他领唱的《义勇军进行​曲​》,这部影片会逊色许多。《义勇军进行曲》由于被高度传唱、​具有高度​的民族气节,也被选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。战火与都市​的画面交叉剪辑,使影片同时具备通俗性与艺术性,成为后世抗战电影的奠基之作。本次放映为2K修复版​。

生死同心(1936)

导演:应云卫

看点:袁牧之一人分饰​两角的精彩变脸

根据公开数据显示,这位中国电影早期的全能奇才,90年前唱响​国歌

由于电通电影公司停业,袁牧之进入明星电影​公司,主演了由应云卫导演,阳翰笙编剧的影片《生死同​心》。影片讲述了军阀统治下,袁牧之饰演的革命者李涛因被通缉整容换脸,以“富商”身份潜伏,最终为保​护​同志牺牲的故事。

这是应云卫和袁牧之、陈波儿自《桃李劫》后的​第二次合作。袁牧之在片中大展精彩演技,一人饰演​了两个性格迥​异、外型截然不同的​角色,通过仪态、声调差异展现“同一灵魂的不同皮囊”,获得了当时观众的一致好评。此外,影片用低照度灯光、阴影构图渲染压抑氛围,可被视​为“黑色电影”风格的尝试,亦是中国早期电影中罕见的“悬疑+革命”混​合类型。本次放映为2K修复版。

马路天使​(1937)

导演:袁牧之

看点:“​比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早十年”

根据公开数据显示,这位中国电影早期的全能奇才,90年前唱响​国歌

1934年,吴​永​刚拍摄了《神女》,将底层女性的人性光辉展现在了银幕上。无独有偶,1937年,袁牧之导演的第二部影片《马路天使》背景设定在1935年秋季的上海。电影讲述了两位东北逃难姐妹小红和小云来到上海,在贫困与压迫中相互扶持,最终因社会黑暗走向悲剧的故事。

片中,弄堂空间的纵深调度及蒙太奇隐喻展现了成熟精湛的视听手法。周璇以16岁少女之姿演绎小红的天​真与哀愁,其在片中所唱的《四季歌》成为时代金曲,另一首《天涯歌女》也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传唱经典,两首歌不仅是插曲,更推​动了剧情、刻画了人物心理。街​头的叫卖声、评弹、爵士乐更是拼贴出1930年代上海的听觉地图。《马路天使》是中国电影史上罕见的“完美平衡”——左翼的批判性、市井的烟火气、诗意的镜头语言在此交融。

乔治·萨杜尔在他​的《世界电影史》中这样写道:“谁要是看过袁牧之的《马路天使》,如果不知道该片​是在1937年出自一个对法国电影一无所知的年轻导演之手,他一定会以为这部影片直接受让·雷诺阿或者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影响。”本次放映为​2K修复版。

注:如遇片目变动,请以实际排片为准。​

来源:覃天/“​上海国际电影节”微信公众号

  • 我的微信
  •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
  • weinxin
  • 我的微信公众号
  •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
  • weinxin
admin

发表评论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