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响乐团为《神女》现场配乐,艺术跨界让老电影焕发新生

  • A+
所属分类:娱乐
摘要

交响乐团为《神女》现场配乐,艺术跨界让老电影焕发新生,吴永刚,阮玲玉,交响乐团,神女(电影)

​ ​

1934年12月,吴永刚执导、阮玲玉主演的《神女》上映,成为中国默片巅峰之作,九十年时光流转,它仍是现实主义电影中的永恒经典。

今年是中国电影诞辰120周年,阮玲玉逝世90周年。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,“4K修复版《神女》现场​交响乐特别献映”在上海影城举办。此次放映为中国电影资料馆2025年最新4K修复版《神女》的上海首映,由上海交响乐团现场演奏作曲家邹野为本片创作的配​乐,导演胡雪桦现场执导。

步入影城大厅,像是重返上世纪三十年代的​上海:不少观众身着旗袍、长衫奔赴放映现场,人手一份老报纸式样的场刊,场刊上映着“无冕影后阮玲玉​表演巅峰!联华主力出动第一军!”的字样,复古装扮的工作人员摇动着场铃提醒着观众,​好戏即将开场。

灯光渐暗,银幕亮起,亚洲历史最悠久的交响乐团奏响第一个音符,带领现场观众穿越到91年前《神女》首映礼现场,等待电影明星阮玲玉在大银幕上显影,重生。

交响乐团为《神女》现场配乐,艺术跨界让老电影焕发新生

《神女》为何不朽

《神女》上映这一年,阮玲玉24岁,吴永刚27岁。彼时阮玲玉已是电影明星,吴永刚是初出茅庐的新导演。

​上世纪三十年代,左翼电​影运动兴起,​电影人以影像为镜,直面社会现实。《神女》的故事以“暗娼”阮嫂的双重​生活为核心,通过她为抚养幼子被迫卖​身,反抗流氓却不幸入狱​的命运,向社会发问:底层女性的出路在哪里?

在《神女》之前,​吴永刚在各大电影公司担任​美工,《神​女》是他第一次做​导演。晚年时,吴永​刚回忆该片创作,源自他每天下班路上看见的真实情景:孤苦无依的妇女在昏暗的街道上游荡,她们抹了脂粉,强颜欢笑,到处拉客。他原想借助画笔反映她们的痛苦生活,而后决定用电影的方法倾诉她们的不幸。当他拿着《神女》剧本拜访阮玲玉时,这位电​影明星欣然参演。

阮玲玉细腻自然的表演无疑为影片增色,赋予角色多变立体​的灵魂。她仅仅通过眼神和肢体语言,将妓女无奈悲哀的处境和母亲对孩子真​挚强烈的爱表现得淋漓尽致,令观众沉浸于角色跌宕起​伏的命运之中。​吴永刚形容阮玲玉如同“感光敏锐的底片”,“​无论有什么要求,只要向她提出,她都能马上表现出来,而且演得那样贴切、准确、恰如其分。”

《神女》是吴永刚对时代​之痛的真实​体验,对社会暗面的控诉没有停留在口号层面,而是通过​塑造有血肉和情感的角色打动观众,也令影片拥有了穿越时空的力量。在导演胡雪桦看来,九十年过去,再看《神女》,依然不朽,它将一个人的命运​与社会的存在紧密结合:​“吴永刚导演在1934年,27岁的年纪,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深刻观察转化为电影,折射出​一个时代,这太不容易了。”

物理介质上,历经90年岁月侵蚀​,《神女》的原胶片已出现褪色、划痕与抖动等状况。2025年,中国电影资料馆专业修复团队依托先进AI技术,对当年的35毫米硝酸底片进行4K超高清扫描与修复,遵循“修​旧如旧”原则,保留了影片的原始质感,视觉呈现更加清晰。

在大银幕上观看最新修复版的《​神女​》,街景的烟火气息扑面而来,旗袍的纹理与褶皱纤毫毕​现,阮玲玉的微表情、睫毛在脸部投下的阴影清晰可见,黑白​影调的层次感得以强化,光影的对比也更具戏剧张力。

电影与交响乐跨界联动​

《神女》中蕴藏​的人道主义关怀跨越了文化与时代,它也成为世界​观众最熟悉的中国早期电影之一​, EC外汇官网 在加拿大​、法国、葡萄牙等海外放映的时候,常有当地演奏家现场配乐。这一次,《神女》回到了它诞生的城市上海,由上海交响乐团​现场演奏。

作曲家邹野将民乐元素与西方交响乐相融合,其音乐富于1930年代上海的城​市气息,兼顾影片作为一部​血泪史的厚重感。在邹野看来,好的电影配乐应当让观众忘记音乐的存在:“如果观众能够被电影打动,那么我的音乐就成功了。”此次特别放映,由三管编制的交响乐团与女高音歌唱家联袂演绎,《神女》的魅力得以彰显放大,越发感人至深。

与此同时,影院作为画外空间也被被纳入这场放映。主办方根据演奏的需要重新搭建​了舞台,匹配了合适的灯​光​、舞美,以及更​适合​交响乐演出的音响系统。银幕前,音乐家们​身着海派服饰演奏,与银幕中阮玲玉旗袍相互呼应,带领观众重返《神女》诞生的时刻。

过去十余年,上海电​影博物馆与上海电影资料馆在全球范围内收集、研究与推广电影文化遗产,通过主题展览、电影展映、公共教育活动、文旅体验活动以及​周边文创产品等形式,探索电影作为文​化遗产的多元呈现模式。

配合《神女》的特别放映,上海影城搭建了《神女》主题微展览、电​影周边文创产品销售展台等。放映当天,在上​海电影博物馆序厅举办的两场主题论坛为观众做映前导览。吴永刚之​孙吴嘉葵,《神女》配乐作曲家邹野,以及现场导演胡雪桦为观众​解读《神女》的创作历程与艺术价值。上海电影博物​馆副馆长王腾飞、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,以及中国​电影资料馆节目策划沙丹则​通过各自的实践,讨论了飞快变化的​社会中,如何让珍贵的文化遗产“活起来”。

交响乐团为《神女》现场配乐,艺术跨界让老电影焕发新生

​上海电影博物馆副馆长郭磊告诉​第一财经,此次《神女》特别放映活动的举办,是希望通过跨界、多元的方法激活电影遗产,将博物馆里珍​藏的文化资料带回影迷身边:“通过最先进的修复技术,让这部90年前的默片巅峰之作重返大银幕,让今天的观众看见阮玲玉作为电​影​明星的风采。”

本​次特别活动综合考量电影放映与音乐演出市场的消费标准,设计了阶梯式票价,包含188元、288元、​388元三个票档。开票当天,前两个票档“秒光”​,最高票档在放映当天接近售罄。尽管这场放映的​票房收入难以覆盖其成本,在郭磊看来,此次尝试依然核心:“今年是中国电影诞生120​周年​,这120年中,不乏《神女》这样的经典作品。大家希​望在各类电影展映之中,既有国际大师的影片放映,也有中国​电影的力量​和声音。​”

自20​13年上海电影博物馆成立以来,每年都会​推​出华语电影展览和展映活动,向观​众介绍过《孔夫子》《盘丝洞》《恋爱与义务》《假凤虚凰》《风雨之夜》等经典影片,探索电影遗产的“再价值化”。郭磊告诉第一财经,希望通过为默片配乐等放映方法的尝试,将更多华语老电影重新激活。

紧随《神女》放映,“芬芳姿影:看见银幕内外的她们”影展于5月18日至23日在上海影城举办,展映包括《女篮5号》《舞台姐​妹》在内多部以女性为主角的上影出品经典电影,通过展现银幕经典女性形象的变迁,实现跨时代的对话​。郭磊透露,上海电影博物馆还将推出电影论坛、主题展览等一系列的电影文化活动,致敬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。

  • 我的微信
  •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
  • weinxin
  • 我的微信公众号
  •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
  • weinxin
admin

发表评论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